top of page

「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」頒獎禮 鼓勵大灣區青少年實踐減碳生活

橙新闻

20.07.2021

【橙訊】「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(中國香港篇)」於7月17日舉辦「青少年如何邁向碳中和」活動。是次活動屬首場向全港青少年系統性介紹「碳中和」概念的教育活動,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,鼓勵青少年發揮創意,積極參與減碳及環保行動,意義重大。同時,此活動更為7至8月舉辦的香港中小學生「邁向碳中和」主題作品徵集、全港青少年環保創意視頻拍攝大賽做知識科普與參賽準備。

【橙訊】「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(中國香港篇)」於7月17日舉辦「青少年如何邁向碳中和」活動。是次活動屬首場向全港青少年系統性介紹「碳中和」概念的教育活動,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,鼓勵青少年發揮創意,積極參與減碳及環保行動,意義重大。同時,此活動更為7至8月舉辦的香港中小學生「邁向碳中和」主題作品徵集、全港青少年環保創意視頻拍攝大賽做知識科普與參賽準備。

是次活動分兩部分,第一部分活動於線下舉行,主要為在今年2月6日「邁向碳中和 灣區少年行—粵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」系列主題活動啟動禮發表環保宣言的香港中小學生代表頒發感謝狀,以示嘉許。

主禮嘉賓之一的范徐麗泰於致辭中分享一段多年前的經歷。約二十年前她在香港大學參加一個環保論壇,一位來自美國的教授聲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頭,她忍不住反駁:中國窮,只能以廉價的勞工,廉價的木材,價廉物美的工業產品,賣給發達國家來養活自己,而美國恰恰是主要的得益者。給中國二十年,我們一定能迎頭趕上。而現在,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,並以大國姿態承擔起「邁向碳中和」的責任和承諾。她呼籲每個人都要努力、身體力行,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同時呼籲大家愛護大自然,與大自然和諧共處,堅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
主辦機構朗晴慈善創辦人、活動組織委員會主席麥樂嫦;活動組織委員會副主席葉賀曾愉太平紳士;副主席梅艷娟女士;顧問吳文華女士,SBS;黃葉慧瑩女士,BH;活動專業技術小組召集人馮家璇博士;活動青年組召集人陳美蘭女士,MH,JP;以及香港碳中和組織委員會其他(義務)成員,包括: 義務委員何志偉先生、吳青老師、邱佩興女士、徐巧嬌女士、陳欽杰博士、陳錦釗先生、馮家璇博士等,以及相關學校校長、老師及家長也參加了本次活動。

活動第二部分為「青少年如何邁向碳中和」教育活動,邀請到粵港澳三地青少年、教育工作者、青年團體領袖等,以線上與線下形式共同參與。主辦機構朗晴慈善創辦人、活動組織委員會主席麥樂嫦,在致辭中對青少年積極參與「邁向碳中和」表示讚賞與支持,希望日後能舉辦多樣活動,鼓勵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共同在環保減碳領域繼續發光發亮,並能用青少年的力量,感染並帶領全社會一起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,實踐社會低碳轉型的科技、業務及生活。

活動組織委員會委員陳美蘭在致辭中指出,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(CBD COP15) 將於今年11月在昆明舉行,大會主題為「生態文明: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」。主辦機構現正徵集設計方案,提升青少年對於「邁向碳中和」的意識,誠邀全港青少年發揮創意,透過繪畫、攝影、模型設計,宣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展示有效減少碳排放的設計方案,選出的優秀作品會今年11月於香港展出,或會在CBD COP15展出。
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orangenews.hk/culture/1119120.jhtml

bottom of page